目錄

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

探討國罵

因著長期以來,對選舉文化以及從兩部叫作電影中累積的一些觸動,有感而發的寫下這篇...

    其實,誰的內心沒有os的時候,沒有很嘔的時候,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宣洩,那又有何不可呢。雖然我不知道何時有了國罵一詞,是否有什麼我不了解的意含在,但對我而言我不認為那是絕對的重點所在,我不知道單靠文字的描述是否能說得清楚我的想法,但我想試著聊聊我的感受..

先說說幾件事:
1、日前我接到兒子老師的來電,告訴我,我兒子居然對於同學說三字經不但沒有制止,   也沒有抗議,為此不僅讓兒子罰寫500字的自省,來來回回的搞到我都不知該如何應對,因為我不能說 老師看重了,我也不 能贊成 老師說的,兒子沒反應就是不孝順;兒子告訴我,同學是口頭禪沒有惡意;當然這點在我心裏也一直是個迷思,因為有個娘字,就解讀為汙辱女性,是不是又過度放大了,有些罵人的話,因為沒有個娘字,所以就可以說嗎?
   所以我會認為重點在罵人的行為,而非用哪幾個字。

2、海角七號上映後,一時間許多人都以劇中的言語,做為認不認同台灣以及懂不懂台灣文化的依據,我自己就聽過幾次。我不禁想著,如此的把生活文化與台灣文化劃上等號是否淺薄了,同樣在屏東有角頭、也有陳達,那一首首思想起…等膾炙人口的歌流傳至今都是耐人而優美的,他並沒有受過教育,他的文字正是來自母親的語言,來自口耳相傳,來自老祖先們在土地、生活與大自然間所學習到的敦厚踏實與生存的智慧,這些在方南強所說的許多諺語中更見斑斑。

    我會想文化不僅是文人筆下所書寫出的記錄,文化更是人生存在生活中一代代所傳承下來人生智慧,文化也不是有沒有受教育或是有低等與高等之分的。也正因為如此,所以我才會想生活文化只是文化之一,硬是劃上等號,是否過於淺薄了呢。當我們看被佐賀阿嬤所感動時,我們是否該回頭想想,我們的母親或阿嬤有誰不是如佐賀阿嬤般呢?不是日本的阿嬤就是有智慧,我們的阿嬤就是老生長談。我的想法是,當我們不斷的探索或尋根,想要發掘台灣文化的同時,是否有的時候也自己輕乎了我們擁有的文化呢?當我們不斷的在切割某些文化種類時,是否也正切割了我們全身的血脈呢?

3、關於這點,我也在與無米樂的那位女導演談過,   因為他先生在開場白就提
到南部又是鄉下的孩子,就是比都市人矮了一截…等等,我把我對陳達的  
想法與海角七號的感觸與她分享,她也激動的說,她也是因為提出不同的
看法,而被朋友掛上電話,罵她不認同台灣文化。

    有時不得不感慨,儘管社會已走向多元與進步,但社會充斥著凡事都得被政治所綁架的氛圍,綁架到沒有機會傾聽不同聲音,沒有平心論事的空間,沒有是非的準則,只有政治掛帥;如果這只是陣痛期,只是在融合時必要的混亂感,那麼我們都應該再給予更多的時間,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,就如老師在課堂上所不斷闡述的包容。但是這麼多年來,看到的仍是一群貪婪政客在分食政治的甜食,那些人真正是站在人民與國家的權益著想呢?對這些藍綠的政客我已不對他們懷抱希望,只是心裏不禁要嗟嘆,人民本有的樸實與價值,敦厚與慈愛,總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撕裂中留下傷口,一次又一次的被遺棄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