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

捻花無語

屋外明明有陽光,屋內的人卻凍個半死,雙手完全不聽使喚。想捻一枝花,手卻在半空中停住。氣象局又開了一個小小玩笑。

曾聽過這麼一個故事,一位曾經滄海的退職性工作者和大夥兒一起念佛、做佛事,她的心裏卻無比的卑微,老是和大家離得遠遠的,因為她覺得是她上輩子做錯了事,這輩子要受懲罰,才會受到男性的蹂躪。一位師姐告訴他千不要這樣想,佛前人人一律平等,更不要背負著罪名過這一生。

佛經說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會有著漣漪式的關聯,即使是釋迦牟尼也要受果報,因此要世人謹言慎行,那怕只是一個念頭,都可能影響將來(今世、未來世)的變化。重點是,釋迦是智者,他可以從因果中悟出道理。然而世人都只聽到「因果」二字,甚至心中只有一個「果」。於是為了功名富貴而求,為了事業家庭而求。不求甚解,但只念佛、求佛倒也罷了,只是人人皆有的欲求成了有心人的操弄的利器,於是看誰捐得多,看誰護持得最有力,而忘了向自己的內心深處看去。

不知道那位退職的老姊妹,是否把那位師姐的話聽進去了?如果只是念念經、做做佛事就可以懺改前世的是是非非,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未免太好計算了。倘能懷抱著殘破的身軀,心底仍是一片明鏡,那才是大徹大悟,才真叫人佩服呢!

上回走訪淡水的紅燈區,看到躲藏在門後的是已不再青春的容顏,她們深知自己和常人不同,缺乏走到人前的勇氣,然而她們的臉上仍泛著生存的意志力,縱使家裡的男人背叛、離棄她,外面的男人蹂躪、羞辱她,她還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生命體,於是當有人探出頭來時,我反而退縮了。就像以前走過萬華的廣州街一帶一樣,總是頭低低的,一來避免和無聊的眼光接觸,二來不敢直視不同職場的同胞。雖說她們從事的行業是供需的問題,但在某種層面而言,她們替我們承擔了許多羞辱。

無論是懲罰,是贖罪,是修行,她們在做一項平常人做不來的功課。

沒有留言: